基本信息
姓名:季翔
學位:學士
職稱:二級教授、博導
研究領域:可持續建築與環境設計、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與開發技術、生态城市設計理論與技術
招收研究生專業:市政工程
E-mail:1206384129@qq.com
個人簡介
季翔,男,二級教授、教授級高級建築師、博導,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。伟德官网bv可持續設計研究院副院長,江蘇建築節能與建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、首席科學家,中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,江蘇省建築師學會副會長、秘書長,全國高職高專建築與規劃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;建設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建築學專業評審專家,江蘇省建設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。先後榮獲江蘇省建築業“十大科技之星”、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、江蘇省“333”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、江蘇省“青藍工程”科技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、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、江蘇省第三批、第六批“六大人才高峰”學術團隊帶頭人等榮譽稱号。
主要從事可持續建築與環境設計,城市地下空間設計與開發技術,生态城市設計理論與技術。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、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,橫向項目100餘項;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、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,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、國際發明專利(PCT)授權2項;主持國家精品課程1門;在國内外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60餘篇;出版學術專著7部;培養研究生70餘名;《建築學報》、《新建築》、《住區》、《建築技藝》等刊物編委。
主要主持科研項目
[1]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,地下中庭空間熱濕環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機理及調控方法,2017-2022,60萬;
[2]江蘇省協同創新計劃,江蘇建築節能與建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,2014-2020,2640萬;
[3]江蘇省人民政府,江蘇省建築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2012-2015,990萬;
[4]江蘇省建築産業現代化科技支撐項目,低多層鋼結構模塊化住宅節能體系抗震性能研究,2016-2018,20萬;
[5]住建部科技計劃項目,地下空間節能開發應用技術研究,2009-2012,15萬;
[6]住建部科技計劃項目,中國可持續發展農村居住建築設計技術研究與實踐,2010-2013,20萬;
[7]江蘇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資助項目,蘇北地區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成套技術研究,2006-2010,15萬;
主要科研獲獎
[1]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,城市地下空間節能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,2015年,排名1;
[2]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,農村住宅建築節能關鍵技術研究,2013年,排名1;
[3]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,蘇北地區采暖住宅節能設計技術研究,2003年,排名1;
[4]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,蘇北地區既有采暖住宅建築節能改造成套技術研究,2004年,排名1;
發明專利
[1] A Movable Overbridge System Specification,國際發明,PCT/CN2016/073899,排名1;
[2] A Movable Overbridge,國際發明,PCT/CN2016/073900,排名1;
[3]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複合自保溫砌塊,中國發明,ZL201410137041.5,排名1;
[4]相變顆粒填充木塑複合地闆及制備方法,中國發明,ZL201410500171.0,排名1;
[5]相變全輕混凝土節能牆闆,中國發明,ZL201410497258.7,排名1;
[6]環保節能型保溫砌塊,中國發明,ZL200710190528.X,排名1;
[7]一項采暖節能住宅建築的保溫技術,中國發明,ZL03113029.1,排名1;
[8]适應于地鐵站台的快速借還循環書架終端系統,中國發明,ZL201611169008.6,排名1;
[9]适應于地鐵站台的快速借還循環書架終端,中國發明,ZL201611170326.4,排名1;
[10]适應于地鐵站台的變速循環借還書帶系統,中國發明,ZL201611169061.6,排名1;
專(編)著
[1]季翔。城市綜合體設計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6.10;
[2]季翔。城市建築色彩語言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4.12;
[3]季翔。建築公共藝術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3.08;
[4]季翔,周宣東。建築表皮語言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2.08;
[5]季翔。徐州傳統民居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1.06;
[6]季翔。建築視知覺(專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1.12;
[7]季翔,田國華。城市地下空間建築設計與節能技術(編著),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,2014.12。
代表性學術論文
[1] Ji Xiang(1/2).A PRELIMINARY STUDY ON ENERGY-SAVING DESIGN OF RESIDENCE[C],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BUILDING AND STRUCTURAL ENGEINNEERING. 1995:191-194;
[2] Xiang Ji(2/3). Fuzzy Multilevel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Green Building[J], Journal of the Balkan Tribological Association. 2016;
[3] Xiang Ji(2/2). SAID: A Case study in Localized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on Base of Climate adaption[J], Journal of Green Building. 2015;
[4]季翔(1/1).徐州戶部山傳統民居探究[J].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(美術與設計), 2008(1):144-146;
[5]季翔(1/4).蘇北地區既有住宅建築節能改造技術研究[J],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,2003(11):1320-1322、1350;
[6]季翔(1/2).江蘇寒冷地區既有公共建築的節能改造[J],工業建築,2013(6):138-141;
[7]季翔(1/1).江蘇寒冷地區既有公共建築圍護結構調研及改造實踐研究[J],建築科學,2014(6):92-95、113;